秋季海参收购价再降,有机鲜炖海参能否成为大连海参新支撑
霜降到了,气温断崖式下降,北方的海参经过了漫长的夏眠季节,开始出礁觅食。北方迎来了秋季海参采捕季。这一季的海参价格如何,成为市场关心的焦点。
10月中旬,市场传来消息,大连海参的收购价跌破30元每斤,创历史低点。
但是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深海底播海参还没大面积出礁,但是市场给出的价格却依然在每斤100元以上。
海参价格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。这种分化在近几年持续分化。尤其是今年9月以来,大连海参标志性企业上品堂推出新品有机鲜炖海参,全部采用底播海参为原料,快速俘获年轻一代消费者,为大连底播海参的市场打开了新的市场想象空间。
海参收购价再创新低
10月下旬,大连圈养海参的采捕就已经开始了。在大连普兰店皮口镇,海参养殖户老张已经打听到多个收购商报价,“每天一个价,没有往上涨的,一直跌。”老张不舍得卖,“因为这个价格太亏了。”
自媒体博主小漠在网上发布了他在皮口当地做的市场调查:每斤3到6个头的收购价28元,3到8个头的每斤25元。更小一点的每斤15个头的,21元。
在辽宁锦州地区,近几年的海参养殖面积不断扩大,据当地养殖户透露,今年的收购价比每斤比大连低3到5元钱。
今年春季,大连圈养海参的收购价已经跌到30元每斤,已经跌破了海参养殖成本。而今年夏季北方地区持续高温,海参大面积减产,以为秋天价格会起来,但是由于全国海参的产量和库存持续增加,秋天海参收购价还在下降,很多养殖户哭诉:养海参这几年,真的是大亏,还不如去种白菜。
底播海参价格岿然不动
一边是圈养海参养殖户欲哭无泪,一边却是深海底播海参连续几年收获满满。
据大连海洋渔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几年,随着南方等地尤其是福建海参养殖业的爆发性增长,海参产量激增,造成了海参价格的整体下滑,但是大连底播海参的价格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,收购价一直在100元以上。
一位资深的海参经营者说,“圈养海参和底播海参原来有个不成文的价格比,大约是底播海参的一半价,现在扩大到3到5倍了,这说明,市场还是认可优质的底播大连海参。”
底播养殖把人工育苗投回海底自然生长,产量远低于圈养,但品质和野生参接近,吸引了一批“只认底播”的消费者,需求逐年上升,造成价格坚挺且供不应求。
据《202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》数据,2024年全国海参总产量为32.6万吨,其中大连产量8.26万吨,仅占全国产量的25%。其中大连底播的养殖面积有138万亩,约占全国海参养殖面积的32%,产量只1.38万吨,占全国产量只有4%。近10年来,这个数据没有太大波动。
鲜炖打开年轻人市场,底播海参价格还将上扬
长期以来,市场以干海参和即食海参为主,产品形态单一。今年,大连上品堂推出"有机鲜炖海参",全部采用底播海参原料,通过加工工艺的创新,制成了原汁原味、可以开盖即食的产品,受到众多明星和网络达人的青睐,迅速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成功“种草”。
上品堂品牌创始人刘旭升说,传统的海参主要被制做成干海参销售,“这种产品形态几乎传承了1000多年,严重制约了海参走向现代市场的速度。我们经过10多年的研发,把海参做成零食一样的产品,通过现代食品加工和冷链技术,既避免了传统干海参在泡发过程中优质营养物质的流失,也保留了海参原本具有的海鲜的口感和口味,又符合这个时代年轻消费群体对于好吃、方便和高营养品质的消费需求。”
这样的产品思路在虫草、燕窝、花胶等产品中都得到了市场的验证,有机鲜炖海参也同样迎来了市场的反馈,数据显示,新品上线三个月复购率达到38%。业内人士分析,鲜炖海参这个品类会迅速在市场上得到认可,如此看来,“大连底播海参的价格将继续得到支撑。”
后市判断
同样的秋捕季,圈养参价格跌破成本,底播参依旧百元坚挺。高温损失与南方产量激增叠加,使低附加值产品率先承压;而资源稀缺、品质差异和消费认知共同构筑了底播海参的"价格护城河"。随着鲜炖海参等新品类打开年轻消费市场,底播海参的供求关系可能更加紧张。对于养殖户而言,选择哪种模式,不再只是养殖技术问题,更是对未来价格分层的判断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