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国王、总统一样看病!盛诺一家推出“中央保健级”抗癌服务
——美国前总统卡特,91岁时确诊为晚期恶性黑色素瘤、脑转移,接受了当时还没上市的最前沿免疫药物治疗,之后健康地活到100岁;
——英国凯特王妃在皇家马斯登癌症专科医院治疗恶性肿瘤,从影像、病理、外科到药物、康复、并发症应对实现全方位管理,目前已完全康复,重归正常生活;
——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夫人患鼻窦癌,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顺利完成多学科治疗,已完全治愈,没有任何癌症迹象……
为什么各国领导人的平均寿命都很长,治疗效果都很好?
他们的背后,是各国“中央保健级”的智囊团队!
这支团队,集结全世界最顶尖的影像、病理、外科、内科、放疗、化疗、基因、免疫、营养支持、康复管家等多学科专家,凭借一流的专业医学判断力和全球顶级医疗资源整合力,确保患者在生死关头,能享受到最科学、最优质、最前沿的治疗。
抗癌走错一步,代价就是生命。面对重大疾病,中国的企业家如何享有媲美各国政要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?如何在有效地管理下,真正实现“长命百岁”?
关键在于:拥有“中央保健级”的医疗守护!
5月10日,全球就医咨询服务机构盛诺一家携手新华社新华健康,举办中日肺癌MDT治疗前沿对话暨“全球就医战略咨询”发布媒体沟通会,正式推出“全球就医战略咨询”服务,为患者匹配全球最适合的医院、医生治疗方案,找到最新特效药物和治疗设备,实现媲美各国政要的治疗路径。

“全球就医战略咨询”肺癌国际MDT专家组聘任仪式
什么是“中央保健级”服务?
“参照国家级医疗照护标准,整合中、美、日、欧顶级医疗资源,为患者精准匹配该疾病领域全球权威专家,快速组建专属‘国际多学科权威诊疗团队’。从首次诊断到最优治疗方案确定,从寻找全世界最好的特效药物、先进设备,到全程提供精细化病情管理,确保治疗方案精准匹配、治疗节点动态优化,让每一阶段决策都经得起科学验证。”发布仪式上,盛诺一家副总经理、医学部轮值主席程潇钰说。
自2011年来,盛诺一家逐步构建完善的全球重病医疗网络,先后服务了7000多个中国患者家庭,其中70%是癌症患者。该网络覆盖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、美国哈佛附属麻省总医院、英国皇家马斯登医院、日本顺天堂医院等中、美、日、欧顶尖医院,囊括NCCN癌症治疗指南制定者、美国癌症研究协会(AACR)主席、美国癌症登月计划团队成员、英国皇室医疗保健团队成员等全球顶级专家。
“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中国患者的最大困惑不是‘缺治疗’,而是‘缺判断’。”程潇钰说。
面对癌症,患者常常面临四大误区:一是信息黑洞:不知道哪家医院、哪个科室能救命;二是路径错误:盲目手术或化疗,治疗顺序颠倒;三是偏信单科:如只听外科建议,忽略更适合的靶向或免疫方案;四是闭门抗癌:不知全球新药、临床试验等“生存密码”。
误区之下,“弯路”并不少见:有的未经活检直接手术,术后才发现是晚期,导致病情急速进展;有的遭遇误诊,最终错过了根治时机;有的执着于各种没有科学根据的“神奇疗法”,造成不必要的伤害,有的接受了毫无必要的过度治疗,并给后续治疗造成障碍……
对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来说,就医的每一步都非常重要,一步走错,结果就会完全不同。”程潇钰说。

盛诺一家副总经理、医学部轮值主席程潇钰
以肺癌为例,肺癌患者预后整体较差,更凸显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性。“肺癌如果希望得到根治,局部治疗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。局部治疗就包括了胸外科和放射治疗科,也需要包括影像、病理科、内科医生的参与。”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授、盛诺一家国际MDT专家组成员李峻岭表示。他特别强调,有些患者诊断时就偏晚了,就需要更多的学科进行参与,才能最终让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最大的延长。如今,某一个单独的科室、某一个单独的医生能够解决患者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远远过去了。
在广州,一位60岁左右的患者,在医院确诊为肺癌迅速接受了手术。但仅仅2个月后,患者出现全身转移和肿瘤大幅进展,病情急剧恶化。后来再次检查发现,这位患者在术前已经发生了远端转移,属于肺癌晚期,并不具备手术机会,盲目手术反而造成癌细胞快速播散。
“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,有很高的专业门槛,一开始的治疗选择极为重要。普通人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及时地找到合适的医院、合适的医生进行全面、规范的评估,制订尽可能适合的方案,并及时通过多学科MDT模式科学地开展治疗。”李峻岭说。

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教授李峻岭
四大阶段怎样科学规划?
常规来看,肿瘤患者的病程一般分为四大阶段:确诊与分期、治疗规划与执行、支持治疗与副反应控制、康复与复发预防。
“每个阶段,我们都会匹配最合适的全球专家资源,确保实现真正的全周期科学规划。”程潇钰说。
具体而言,在确诊与分期阶段,有顶尖影像科医生判断病灶性质和位置,最擅长介入穿刺和病理解读的专家做精准诊断——不是“诊断肿瘤”,而是“明确肿瘤是哪一类、哪一型、有没有突变”。
在治疗规划与执行阶段,团队帮助患者选医院选医生,集合全球最顶级的肿瘤外科、内科、放疗、临床试验专家共同会诊,制定可行、前沿、个体化的治疗路径。
在支持治疗与副反应控制阶段,由于许多患者不是因为治疗无效而放弃,而是因为副作用太重吃不下、睡不好、血象过低无法坚持,团队会帮助患者链接营养科、疼痛科、消化科、心理科,真正让治疗能“坚持到底”。
在康复与复发预防阶段,关于术后恢复、复发监测、生活方式调整等,团队为患者配备肿瘤康复科医生、运动营养师,帮助患者实现健康长期管理。
“癌症是非常个性化的复杂疾病。以肺癌为例,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来确定和实施治疗方案,不能简单地一切了之,重量不重质是对患者的背叛。”日本顺天堂医院肺癌外科教授、盛诺一家国际MDT专家组成员铃木健司表示。从业30多年,他被誉为日本肺癌手术“第一人”。
在铃木健司看来,提高癌症治愈率,需要影像、病理、外科、药物、康复、并发症应对等多学科“协同作战”,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“最佳治疗”。

日本顺天堂医院肺癌外科教授铃木健司
李峻岭则表示,MDT是精准医学和规范化诊疗的基础。近年来,通过推行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,我国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从58%提高至66%,缩短了约50%的治疗等待时间,减少了住院费用,更大幅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。
如何穷尽全球治疗可能?
“多一个人陪你看病,少走一条弯路、减少一次误判、抓住每一点希望。”提到推出“全球就医战略咨询”服务的初衷时,程潇钰这样说。
程潇钰表示,即使面对没有更好治疗方案的晚期癌症患者,多学科团队也会穷尽全球资源,覆盖最新临床试验、新药应用、个体化疗法、基因靶点筛查、免疫策略等内容,为每一位患者寻找突破口,不错过任何机会,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。
“作为全球医疗资源的战略级整合者,我们致力于为中国的企业家群体,打造专属的‘中央保健级’服务,让他们能像美国总统、英国皇室一样看病,从而消灭误诊误治,消灭过度医疗、落后医疗,帮助企业家群体争取‘人类医疗的极限可能’。”程潇钰说。
在铃木健司看来,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也意味着在医生的专业领域里,要做到“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位患者”。
“常规的肺叶切除术不管肿瘤大小,哪怕是一公分的肿瘤,都会切掉5片肺叶中的一片,对患者预后造成很大影响。现在我们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的时期,肺叶‘区域切除’和‘楔状切除’术不断精进,可以尽可能减少肺叶切除范围,减轻患者负担。”铃木健司表示,不仅是早期肺癌,日本也在致力于为可以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挽救性手术,年龄最大的患者为90岁。
在日本,铃木健司每年主导开展数百例肺癌手术。其中,肺癌区域切除术将5片肺叶细分为18个区域,并通过机器人开展微创手术,只需要切除很小一部分肺,大幅提升患者术后存活率和生活质量。 据《柳叶刀》2000-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率变化趋势监测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,日本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高达32.9%,领跑全球。

中日肺癌MDT治疗前沿对话圆桌论坛
李峻岭表示,在多学科团队的介入下,通过专业判断和路径梳理,能让癌症治疗的每一步都更迅速、更准确,帮助患者实现生命全周期管理,实现肺癌慢病化管理,促进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。
新华社“新华健康”相关负责人表示,癌症仍然是全球人类面临的最严峻且紧迫的健康挑战之一,需要各国医疗机构携手共同为癌症防治努力,通过推动全球医疗合作,实现癌症治疗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。(完)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